时间:2022-12-10 22:32:54 | 浏览:390
身为股市中一度最负盛名的专业人才之一,金融分析师的职业前景早已受到新型基金的冲击,而近日推出的欧洲新法规MiFID 2又成了一记重击,令他们面临优胜劣汰。这背后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分析师行业已经产生了太多的公司吹鼓手,却一直缺少公正独立的质疑者。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分析师如日中天,能够一手操控企业声誉。行业内两三个大腕分析师“买入”或“卖出”的建议就能大幅影响股价。基金公司和很多财经记者都有赖分析师来识别公司的前景。顶尖分析师的收入也非常可观。但那样的黄金时代却是建立在某些腐朽的根基之上:分析师的丰厚收入来自为大投行工作,大投行的业务包括在新股发行以及并购上为公司提供建议。因此,分析师自然会心照不宣地看好公司前景。久而久之,“买入”的建议远远超过了“卖出”。这看上去不像公正的分析,倒更像是市场营销。
这种情形为什么竟一直存在?投资者从投行获得优质的研究报告,但一直以来他们并不直接为报告付费,而是选择研究报告做得好的投行帮他们从事证券交易挣佣金。这种“软佣金”体系产生了两个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不管是哪种情况,实际为服务掏腰包的都是客户,而不是基金公司。
近日推出的MiFID(《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Ⅱ》)新规禁止投行将研究报告与其他产品打包在一起,基金公司将必须单独为研报付费。因此可以想见,它们会变得非常挑剔。格林威治协会(Greenwich Associates)的调查估计,今年在分析师研究报告上的预算可能会下降20%。
分析师几乎从来不会建议“卖出”,更别说“强力卖出”具体哪家公司的股票,因为这会搞砸与这些公司的关系,其后果是,分析师所在的券商可能将得不到这些公司的债券发行、股票交易、收购、回购等业务。如果说“卖出”这个词的次数太多的话,你的老板就很可能要请你走人了。
“利润才是一切”
文/陈思进
“Revenue is nothing,Profit margin iseverything!(营业额不算什么,利润才是一切!)”这是华尔街金融分析师的口头禅。在华尔街,金牌金融分析师权高位重,往往建议“买入”一支股票时,股价会神奇般的上涨;而当建议“卖出”一支股票时,股价便鬼使神差般的下跌,似乎只要动动嘴皮子便大把美金落袋,年薪成百上千万的不在话下。
然而事实上,金牌分析师的烦恼也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尤其是金牌分析师手下的团队成员,有时为了找出某个行业的数据,比如次贷危机将给金融业带来亏损的金额,可能连续几周都要在办公室工作到半夜。
他们的工作艰巨繁复,必须每天带着上司配发的“黑莓”(BlackBerry)手机,像妇产科大夫那样24小时Standingby;埋头在成堆的文件数据中,做收入分析、现金流量评估和研究资产负债表;还得为更大牌的分析师至少提供三份报告,以便那些“大师”对投资者发布“买入”、“卖出”和“持有”等建议。真是“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下班比小姐晚,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
而金牌分析大师的烦恼,往往就是必须学会说假话。如今华尔街上有成千上万位的金融分析师,其中5%左右在追踪研究金融业,他们所监督涉及的美国企业的总市值超过15万亿美元。分析师本应作为金融系统的巡查员,认真研读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告诉投资者正在发生的市场的真相。
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由于受到市场大盘走势、竞争环境和每个公司各自问题的影响,股票上涨下跌起伏不定,使得买入与卖出评级的比例严重失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比例基本上应该是一半一半。然而,在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买入与卖出评级之比是100比1,甚至更高。有些分析师唯恐给他们所在的机构添麻烦,唯恐疏远了他们研究的公司或是惹怒了自己的上司。
我曾经的同事伊凡,就是一位金融分析师。他曾接到为一家健保产品公司做股票评级的任务。他看了那家公司的财报,其营业额(Revenue)一栏很漂亮,这倒不奇怪,因为是全北美名列前茅的大公司,不过一看利润(Profit)却不怎么样,股价当然上不去。这家公司便给出巨资,请伊凡的公司做出“强力买入”的评估。
伊凡接到任务后研究了多份关于这家公司的分析调查报告,发现这家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越来越多使用具有化学成分的胶囊,而这类胶囊在体内溶解困难,胶囊内的营养成分不但无法释放起效,胶囊自身也很难消化,甚至积聚在消化道形成胶囊残渣球。进一步更发现,其实那些健保产品中的营养成分都很难被人体真正吸收。
因此,伊凡认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那些分析报道一旦被媒体披露,公司的营业额肯定不会大幅增加,利润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突破。他给了“卖出”的建议,被“金牌分析师”(顶头上司)大骂一通:“客户是上帝,don"t fxxx your job!”
分析师几乎从来不会建议“卖出”,更别说“强力卖出”具体哪家公司的股票,因为这会搞砸与这些公司的关系,其后果是,分析师所在的券商可能将得不到这些公司的债券发行、股票交易、收购、回购等业务。如果说“卖出”这个词的次数太多的话,你的老板就很可能要请你走人了。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有着上万阵容的华尔街金融分析师,本该凭籍自身的知识和智慧,对拥有相当控制权的上市公司做出独立的评价和分析,增加透明度,让局外人看清真相,切实起到监督和平衡利益的作用。
2012年初写于多伦多
金融分析师是什么?如何成为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qualification)中文的意思是:注册金融分析师,随着金融改革与金融开放进程的日益深化,中国金融业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培养一批深知国情,同
特许金融分析师®(金融分析师)计划是针对金融和投资专业人士的全球认可的专业认证计划,由美国金融分析师学会管理和授予。特许金融分析师(金融分析师)证书是世界上最受尊重和认可的投资管理称号。该计划从从业者的角度着眼于全球投资管理专业。它为高级投
说到股票,就涉及到资本市场里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金融分析师。金融分析师这个词,相信你听起来并不陌生,说不定你身边的一些熟人、朋友,就在做金融分析师的工作。那么,到底什么是金融分析师呢?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在银行、证券公司里碰到的那些理
金融分析师资格证,英文全称为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金融分析师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CFA是“特许金融分析师”的简称的缩写,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他们分布在证券公司、商业银行
CFTA(注册金融科技分析师)是一个金融与科技复合型职业资格考试。由美国“注册金融科技分析师协会”发起,通过考试的人员将获得掌握金融科技应用完整专业体系的证明。而CFA(注册金融分析师)是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于1963年开始
什么是金融分析师?金融分析师(CFA)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FinancialAna-lyst)的简称,由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学院”(ICFA)发起成立。金融分析师主要分布在证券公司、商
拿到CFA证书就是一名CFA金融分析师了,那金融分析师是做什么呢?很多想从事金融行业的分析师,不知道这些怎么能行呢?小编给你说说CFA金融分析师的类型有哪些?金融分析师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行业和公司,工作的内容也各有不同。股票分析师查看股票或市
蓝筹股全线向上,中国海洋石油今年以来升幅可观,而9月才“染蓝”的新晋蓝筹中国神华表现出色,最有机会超越中海油,坐上升幅王宝座。市场憧憬内地放宽防疫措施,加上中央接连推出支持内房政策,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局加息步伐有望放缓,多重利好消息刺激下,港
2019年2月3日,周末足彩比赛火热进行中,在结束的两场英冠比赛中,米堡客场3-2击败西布罗姆,米尔沃尔0-0战平罗瑟汉姆,英冠赛事向来冷门较多,不少彩民在购买足彩时难以抉择,网易红彩专家、金融分析师出身的正义小淘气通过精准的赛前分析,准确
想去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银国际实习吗?请报名参加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4月28日,以“共育绿色发展新生代”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此次大赛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北京市金融发展促进中心与CFA Inst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和金融风险管理师(FRM)都属于金融行业的高含金量证书,其实没有哪个更好之分,只有说是哪个更适合你,这还是要根据你的职业发展来的,但让双证考下是最好的,下面先来看下这两个证书有什么区别吧。 特许金融分析师和金融风险
CFA,全称为特许金融分析师,FRM,全称为全球风险管理领域的资格认证。CFA和FRM都属于金融行业的高含金量国际证书。那么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和FRM金融风险管理师考哪个比较好?来一起了解下吧! 什么是CFA? CFA,全称特许金融分
frm为金融风险管理师证书,与特许金融分析师证书合称为“黄金双证”,有考友咨询特许金融分析师frm二者区别的相关问题,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特许金融分析师frm二者有何不同?报考特许金融分析师好还是frm好?一、特许金融分析师frm二者有何不
很多同学在咨询关于CFA报名条件相关问题,下面列出了CFA协会官网关于最新的CFA报名条件供参考:CFA协会关于报名和注册CFA考试(CFA报名条件说明)CFA协会原文:Entrance RequirementsTo enroll in t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文件,取消了包括金融理财师(AFP)、国际金融理财师(CFP)、保荐人等6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缓解了目前行业内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乱的乱象。1994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