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22:59:47 | 浏览:770
金融学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它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组织和政府如何获取、支出、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
在现代社会中,从生产、流通到生活、消费,资金无处不在,揭示了货币资金在各领域的重要性。在生产、生活中,由于资金一直存在着供给与需求规模的不对称、结构的不一致,因此如何用有限的资金最大效率地实现人们的需要,如何让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多的利润,以及如何让资金不但能创造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社会公平,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就成了金融学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现代国家、现代人无法离开金融服务,而金融学的发展也是各国理论创新的激烈竞争领域。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金融学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都将是我国重要的发展领域。从我国高校来看,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均普遍设置了金融学类本科专业。
金融学类专业的前期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包括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公司金融等。实验课程包括证券投资分析、商业银行综合业务、金融建模与应用、R语言与金融数量分析等。
金融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除了所在学校的实验课程,一般还包括两到三次的课程实习、实践,由学校组织在金融机构或企事业单位集中实习,或由学生在相关部门分散自主实习,以达到在具体金融操作中加深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及增强应用能力的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因此金融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非常广阔,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各种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都可以对口就业。
除就业岗位需求缺口大的就业市场优势以外,各金融专业方向的硕士及博士高级人才在近年更是炙手可热,金融学类专业本科学生有不小比例选择读研深造。
学习金融学类专业,学生能够对国际、国内的经济和金融形势有较为宏观的认识,能够对与生活相关的经济数据有较为敏感的认识,工作选择面较大,同时对个人投资决策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一般学习金融学类专业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本科期间会设置更多的高等数学课程,学习难度更大。
准备报考金融学类专业的考生,首先应具备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其次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最后还应具备良好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绝大部分本科高校对金融学类专业没有选考科目要求,少数院校有科目要求。例如:中国人民大学要求物理或历史选考一门,上海师范大学要求物理或化学选考一门,中央财经大学、青岛大学要求选考物理,而贵州财经大学要求物理与思想政治均需选考方可报考。